快轉到主要內容

加拿大Co-op經驗談

·4507 字·9 分鐘· loading · loading ·
人生札記 coop 面試 經驗帖 加拿大
作者
Avocado
重啟人生進行時
目錄
祝大家都能順利上車下車!

這兩天剛剛拿到了第二個學期的co-op offer,想趁熱乎來梳理和分享下找工和面試的相關經驗,順便追趕一下博客更新的kpi(年初:我要保持bi-weekly的產出!三月:從容地在月尾開始動筆)⋯⋯

提前申明本文回答不了「什麼專業好找co-op」等類似問題,硬要回答的話就是哪種專業本身就業市場大就好找co-op(好像在說廢話),主要是我也就在我的專業找過co-op,根本沒有橫向比較的能力啊!

什麼是co-op
#

不熟悉加拿大教育制度的人一開始看這四個字母可能會很陌生,但簡單搜索一下就知道它的全稱是cooperative education,是在加拿大很受歡迎的一種教育模式,相當於college/university program裡包括的帶薪實習。通常一個program會有co-op和non co-op兩種選擇,前者會要求學生完成兩個或以上的co-op學期才能畢業,如果找不到工作——是的它並不會給你分配工作,就會被轉到non co-op version提前畢業。兩者課程量相同,唯一區別就是在讀的時間長短和積累的工作經驗多少,適合不同目標的學生選擇自己的路徑。

和傳統理解的internship相比,co-op主要有這些區別:

  • 必須帶薪,internship可以unpaid,co-op不行;
  • 必須full-time,internship有可能一邊上課一邊打工,co-op要求全勤上班;
  • 以學期為時間單位,視為學期的一部分。internship時間長度更為靈活,短如summer internship,長如graduate internship,無所謂;
  • 受更多資源支持,公司/政府部門提供co-op職位會有稅收減免或者funding,學校有專門的co-op department搜羅盡可能多且對口的工作機會供學生申請;internship可能更需要靠自己撒網找。

我的找工歷程
#

背景簡介
#

文科轉碼選手,曾經在暴大學新聞,畢業即失業,最後在家外企幹了兩年PR,2023年初入學Algonquin College的Web Development and Internet Application。坦白講當時轉碼也沒做太多資料搜集,純粹著急跑路。我只有一個(對自己適用的)信念:我知道讀college可以零基礎開始學,那我就學什麼都能行。

準備階段
#

一開始也很緊張自己能不能如願找到co-op,一月才入學,九月就要開始找第一份co-op實習,那時候我真的準備好了嗎?與其提問不如行動,我把這個時間線記在腦子裡,上完第一個學期的課就覺得自己有能力徒手搭一個portfolio網站了,並這麼做了。在九月的co-op job search term之前,我花了許多時間去做一些side projects完善portfolio,搞一兩個有的沒的且不要錢的certificate(我窮),探索這個領域裡我確實更感興趣的細分內容⋯⋯

我出來的時候沒想著給自己留回頭路,所以我想要為每一個機會fully prepared。除了提升專業能力之外,我也開始認真拾掇自己基本從零開始的LinkedIn Profile、用Cambly復健口語能力/模擬面試。我聽說了加拿大對本地經驗的重視程度,於是我積極找part-time,最後在學校tims打了一學期工,為的就是在簡歷上加多一條本地經歷,也更能證明自己的所謂communication abilities。

我不知道這些準備裡哪些是無用功、哪些真的讓recruiter注意到了我。作為回顧,我覺得它們最大的用處是一遍遍幫我確認:I’m ready and I am not throwin’ away my shot。盡人事聽天命,我至少做足了我能做的那部分。

實戰結果
#

第一個job search term順利得有些不可思議,我在round1投了40多份申請,只有1個面試,然後就收到了offer。因為公司和職位本身都不錯,我毫不猶豫地就接受了。

第二個就很烏龍了,spring term的職位明顯少了很多,我在round1只投出18份申請,收到了2個不同政府部門的面試,結果都給了我offer,在沖天的喜悅中頗經歷了一番心理掙扎才選定一個婉拒另一個。

我本來美滋滋地以為就這麼圓滿結束了,但天就是不遂人願。在花了差不多一禮拜時間填完臭長的security screening form後,突然來了封郵件說"I’m afraid to tell you that Government of Canada rules on hiring priority meant we had to offer the position first to a permanent resident of Canada." 我到嘴的offer就這麼飛了——飛了——。這應該是一個非常小概率事件,原則上雇主應該在job posting裡就寫明身份要求,或者在篩選candidates的過程中就以該要求為先。我最無語的是他們在邀請我面試前甚至發郵件問過我的身份,但還是決定給我發offer,最後時隔一星期卻用這個理由又撤回了offer。心好痛啊!之前拒的另一個offer也早已依據排名順位給了下一個人選,我不得已又要重新開始投簡歷。

這麼重新一投就是艱難的兩個月,合適的職位不多,和round1加起來我也只投出了36份申請,前前後後4個面試,所幸最後收到的唯一一個offer就是我的dream offer——Warner Bros Discovery的UX/UI Designer!塵埃落定之後甚至有點感謝之前那個插曲,如果沒有它我也不會有今天這個更理想的offer。一句老土的話已經湧上心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面試心得
#

我之前並不是一個很擅長面試的人,本科畢業後找了3個多月工作才終於拿到1個offer,那段時間的心理壓力還記憶猶新。也不知道是換了專業還是換了環境的關係,在加拿大找工作我反而如魚得水。在4/7的co-op面試成功率支持下,我有信心來分享一些自己摸索出來的面試準備技巧:

Research - 找亮點,也找茬
#

收到面試邀請後去更細緻地了解這家公司這個職位應該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我做research的目的就如小標題所說:找亮點,也找茬。找亮點是為了更好地回答Why this company/position類似問題,誇得好面試官也開心。找茬和我的專業有點關係,我會從web designer/developer的角度去觀察這家公司的網頁:它有什麼問題?有哪些值得改進的地方?這是我對這個職位的投入程度和自身細節觀察能力的最有力證明。我在面試裡提出有價值的改進細節的時候,無一例外都拿到了offer,這招我百試不爽。

BQ - 不變應萬變
#

按STAR法則準備behaviour questions小故事也是一個必需環節。STAR法則是什麼全網都是答案,我不贅述了。最開始準備的時候會有點痛苦,但一旦想好了兩三個優質小故事奠定了框架,許多behaviour questions都能迎刃而解——同一個故事很可能同時包含了你的teamwork能力、解決衝突/問題能力、溝通能力。無論面試官問什麼問題,你都能迅速調出一個故事回應,並在敘事中重新強調和問題更對應的那一特質。最棒的是在多個interview並行時,我們有限的精力可以更多分給Research和Customize,BQ什麼的吃老本就好了!

Customize -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

忘記了從哪個友鄰的博客裡看了她的面試經驗(歡迎提醒我!),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她提到有時候會為面試準備一個簡短的PPT。雖然聽起來有點卷,但好處確實是顯而易見的:掌握面試流程的主動權、突出自己的用心良苦、更容易讓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我在準備和華納的面試中想起了這一招,驚喜地發現很適用於我自己的情況:我沒有很強很fancy的design portfolio,我不想被動和面試官walk through我更developer導向的portfolio或resume;我過往的工作和學習經歷或多或少都沾一點design相關的projects,做PR的工作經驗經常讓我和客戶的brand guidelines打交道⋯⋯通過短短四頁的slides,我可以把我的經驗和優勢以更針對性、更有條理的形式呈現出來,同時提前回答了「和其他競爭者相比你有什麼優勢」之類的常見問題。實踐之後的感受就是:好用!喜歡!缺點是比較費時間和精力,不太適合頻繁使用。

除了像PPT這樣的大殺招之外,我還喜歡給我非常感興趣的interview想一些獨特的、有趣的話頭作為閒聊的談資(寫到這裡我突然福至心靈:這不是就是北美職場文化最喜歡的fun fact sharing環節!),這是建立connection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比如我第一個co-op面試的公司logo是綠色的,我就提到我最喜歡的顏色也是綠色,上家公司和現在學校的品牌色也是綠色,如果我能繼續在一家綠logo的公司工作就有趣了。Again我不知道面試中具體哪些表現幫我獲得了offer,但這個小技巧至少逗笑了我當時的面試官,也讓我們聊天的氛圍更愉快了。

Practice - 不必多說也要說
#

反覆練習的重要性不必多言了吧!我的口語水平並不能使我像母語者交流那樣自然流暢,我也經常想表達某個想法而突然在中間卡殼。對此我的訓練方式就是在面試前反覆練習、自問自答。憋在心裡演習是不行的,一定要大聲說出來,說出來才能更直觀地感受到哪裡不連貫或者值得改進。練習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提前搜索一個詞語或句子更好的表達方式,它們原本不在你的知識庫裡,你搜了+練了,它們就在你的腦子裡扎根了。

要強調的是practice並不等於死記硬背,堅實的英語基礎、靈活應變的表達能力還是很重要,不然在面試中也是很容易露餡的。作為第二語言的使用者,我們不應該給自己施加「一定要講完美的英語」的心理壓力。你講得出來,對面聽得懂,交流除了這兩點還需要什麼嗎?

不負責的數據與建議
#

「在加拿大找co-op容易嗎?」我還蠻經常聽到這樣的問題。光從我個人經歷來看,找co-op好像不是特別難,有些小插曲但整體也順風順水。但我也知道同項目成功找到co-op的同學比例並不算高,認識的面孔裡掰著指頭能數出來十個左右(Sorry,好沒有參考性的一個數據),整體數據不了解不能斷言。

從我有限的經驗裡可以再補充三點(不負責)建議:

  • 不要局限自己的選擇。 找工的原則是海投,co-op池子也不大,再精挑細選的話能選擇的餘地就太小了。收到offer才是認真做選擇的時刻。
  • 私企的offer比政府工更可靠。 政府工招收citizen/PR的preference和冗長的security screening有時候很致命。我栽了第一個跟頭,which is not my fault but totally out of my control,我也聽說有些同學因為security screening遲遲未完成而失去co-op機會,被迫take a break/轉為non co-op。當然這不是說政府工不好或者不要接,學校job portal裡政府部門的job postings不少,我也認識一些國際生同學順利進了政府上班,總之一看個人選擇二看命。
  • 入學時間以秋季為佳。 為什麼呢?因為秋季入學排到的co-op work term就是在秋季和冬季(以兩年制college學期規劃來看),我認為是co-op job postings相對最多的時間。春季真的肉眼可見的選擇少,能避則避。

我的最後一條建議是,與其反覆糾結加拿大找co-op容不容易,不如行動起來做一個有準備的人。祝大家都能順利上車下車,走上自己想走的任何一條路。

Like this post?

loading  

相關文章

🔮 神奇週會的一百種樣子
·3473 字·7 分鐘· loading · loading
人生札記 coop 返工
牙齒當金洗——口腔護理那些事
·2476 字·5 分鐘· loading · loading
人生札記 護牙 經驗帖
勇悍·27——看向鏡中的自己
·4924 字·10 分鐘· loading · loading
人生札記 生日